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做好“后半篇”文章:见“美”亦求“效”|当前速递
图为2022年8月,甘肃张掖市肃南县祁连山野生森林。(资料图) 杨艳敏 摄中新网兰州6月1日电(记者冯志军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新网兰州6月1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王鑫1日表示,甘肃已全面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,持续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和生态环境监管,全力做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“后半篇”文章,不断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由“治”到“美”,再到“效”的转变。
当日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行2023年“六五”环境日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公开发布《2022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。
据监测显示,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全面提升,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,保护区内75.36万公顷林地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,75.27万公顷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,5.21万公顷水域面积更加稳定,旗舰物种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上升。
地处甘肃、青海交界的祁连山被誉为河西走廊“生命线”和“母亲山”,是黑河、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,它在维护中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,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由于一系列过度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大趋势等影响,祁连山生态在多年前受到严重破坏。经过官方持续数年治理,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扰动大幅减少,动物种群逐渐增多,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级、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,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,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。
王鑫介绍说,甘肃加强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,开展祁连山地区5市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明查暗访,定期例行核查问题点位整改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。依托“智慧祁连”“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”“遥感和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”等信息化平台,打造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,对祁连山地区开展科学监测、系统评估。
王鑫表示,甘肃还对祁连山地区5市11县(区)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考核评价,督促祁连山地区党委、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。组织编制《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综述》,有效发挥祁连山整改的“博物馆”和“教科书”作用,为全省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修复提供借鉴。(完)
标签:
图为2022年8月,甘肃张掖市肃南县祁连山野生森林。(资料图) 杨艳敏 摄中新网兰州6月1日电(记者冯志军)
截至2023年3月底,值得买账上的货币资金为7 57亿元。
5月29日,浙沪“扫黄打非”区域联动暨“护苗2023·绿书签行动”启动仪式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(广陈镇)的
本文从银行流程、客户资质、房产估价和政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大连房产抵押贷款的审批周期。客户在选择银行和
德班世乒赛刚落下帷幕,国际乒联公布了最新的世界排名,在男单前10位的排名中没有任何变化,樊振东继续高居
小米旗下品牌Redmi的A27显示器已正式开售,首发价格为599元。这款显示器使用27英寸IPS面板,分辨率为1080p